~建議行程:台東一日初體驗~
原生應用植物園→初鹿牧場→中午參加池上竹筏季→客家文化園區→下午想飛的季節活動體驗活動→晚上逛觀光夜市或鐵花村音樂欣賞→賦歸
原生應用植物園
「原生應用植物園」位於台東縣卑南鄉,靠近中央山脈尾端的位置。由於非常鄰近初鹿牧場,因此園區內有許多亞熱帶雨林的生態,處處可見蜻蜓、蝴蝶成群飛舞。據說此處風水與磁場相當好,連園內種植的藥草都因此更具有養生效力。原生應用植物園區內,有著融和自然與圓滿概念的新穎建築體「植物生活伴手館」,裡面除了銷售園區自產的300多項藥草商品外,還有可遠眺整片自然美景的品茶區。最特別的是裡頭的「原生探索植物園」,是依據各種植物的不同特性而區別出水生植物區、香氛植物區、藥膳植物區等六大區域,若您想要更深入了解,可採預先約訪解說人員,為您做詳細的導覽說明。除了園區內的風景外,其他還有像親子牧場區等,您可和那些可愛的牛、羊、鴕鳥等動物,做更近距離的接觸。而園區內也設有牧場養生餐廳,可以在此品嘗到由十多種藥材熬煮而成美味兼具養生的植物汆燙鍋。
初鹿牧場
「初鹿牧場」位於海拔200-390公尺處,屬丘陵地形微酸性砂質壤土,為全國最大之坡地牧場。年雨量1900公厘,面積70多公頃,其中種植牧草及放牧區約45公頃,飼養荷蘭種乳牛350頭,年產乳量約500公噸;另推廣合作酪農7戶,飼養1100頭荷蘭種乳牛,年產乳量約3000公噸,原料乳交由本場加工製成鮮乳,合計年約生產鮮乳350萬盒(公斤),品質純正,新鮮香濃。「初鹿牧場」的經營理念有別於傳統的畜牧生產,除了維持農業本身生產、生態和生活等特色外,更兼顧了遊客遊憩、提供服務及學習功能。因此在牧場整體設計上,努力達到環境上、機能上、美學上、求變化上、提供知識性和滿足心靈的六大層次。「初鹿牧場」不只在提供傳統畜牧業的轉型契機,其意義還包括對於牧場生態與文化的保存、發展生態旅遊的機會、提供遊客多元休憩體驗和學習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
池上竹筏季
時光飛逝,從前古早時,魚米之鄉之母-「大陂池」的名字變成了「大坡池」,漁民乘筏捕魚撈蝦的景況已不復見,為了讓鄉民喚起童年的記憶,一艘艘的竹筏點綴湖面,漁唱於兩邊連綿翠山間,池上鄉公所和地方團體每年辦理一系列的活動,具有緬懷古風、傳承在地文化的特殊意涵。讓那份悠遊如今重返回池上,大坡池成為鄉民散步、賞鳥、騎單車、放風箏的風景區。只要你想試試看,並體驗早年先民穿蓑衣、駕竹筏的刻苦捕魚生活歡迎男女老少穿上救生衣,拿起槳板,登輕舟,陣陣涼風吹來暑氣消一半,放遠望去,湖面漣漪荷花粉紅遠山青翠連綿到天邊,美不勝收。
客家文化園區
花東縱谷橫亙在中央山脈及海岸山脈間,地勢平緩、風景絕美,一直是深受國人喜愛的觀光旅遊勝地,從台東鹿野、關山一直到花蓮玉里、瑞穗,沿線旅遊景點超多,並各具魅力風情,其中,2009年12月13日開園的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則是花東縱谷最新的旅遊好去處。來到花東縱谷的台東客家文化園區,這棟米色與灰色相間的建築物,雖外觀新穎卻帶著樸實的質感,客家文化園區分為一樓展演區、二樓圖書區、古物展示區及主播體驗區等,其中一樓空間目前多為藝術展覽之用,或提供影視欣賞。上到台東客家文化園區二樓,古物展示區裡陳列許多客家文物,包括有大襟衫、牛車車輪、磨石、大銅鑼及龜甲笠等,物品旁都貼有品項名稱、典故及用途,以供觀賞民眾認識。而客家文化園區裡頭的文物多呈現客家先民的文化智慧,像是造型特別的龜甲笠,是早期客家農人背在身上,用以保護後背不被曬傷,因造型像龜甲、用途似斗笠,因而得名。
想飛的季節
愛飛的人都知道,東台灣的鹿野和磯崎是兩大飛行活動基地。當中鹿野高台地區,不僅是台東縣知名茶鄉,也是台東縣唯一的飛行基地,更被譽為是東南亞地區最佳挑戰長距離越野飛行傘和滑翔翼飛行場所。 西南氣流為台灣中南部帶來強降雨,也稍解盛夏暑氣,此時的東台灣正熱鬧舉行「想飛的季節」系列活動,讓民眾拜訪福鹿茶、體驗躺馬路和飛行樂趣。
觀光夜市
台東觀光夜市位於博愛路至中山路間的台東市正氣路,傍晚封街成為攤販區從99年7月30日起的每週三、五及六晚間,展開為期半年的試辦其中包括地方小吃美食及名特產等具地方特色的攤商店家,除了提供來台東玩的遊客多一個行程選擇,也讓在地民眾晚上有地方逛逛
鐵花村
鐵花村,是觀光局國際光點計畫五大區域中,第一個點亮的據點,利用台鐵舊火車站閒置宿舍區,用簡單的佈置和設計,改成結合原住民音樂、在地手工藝品和農特產品展售的藝文市集聚落,鐵花村除了週一公休之外,每天都有市集和表演,而且是完全開放式沒有圍牆,草地上 還有座椅,可以讓人坐著,慢慢享受東部天然的好空氣。